K8凯发餐饮有限公司

  • 门店展示
  • 从“吨吨桶”到“宝宝杯” 多元化引领茶饮消费

    发布时间:2024-03-21 17:23 来源:K8凯发餐饮有限公司 阅读次数:

      )在饮品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茶饮市场的风向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换。记者发现,近日,茶饮品牌正在同时掀起一波“吨吨桶”和“宝宝杯”的狂潮。一边是量大管饱的“吨吨桶”,一边是小巧可爱的“宝宝杯”,健康化、个性化的消费理念正在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绘制出一幅丰富多彩的茶饮新图景。

      “吨吨”,是大口喝水的拟声词。“吨吨桶”,就是饮品界大杯量的统称。尼尔森IQ发布的《2024中国饮料行业趋势与展望》显示,600ml—1249ml规格的大瓶即饮饮料正在成为行业增长的新亮点。500mL的小杯饮品已经无法满足部分消费者需求,800mL、1L甚至5L的大桶饮品在咖啡和奶茶市场掀起了消费热潮。

      记者了解到,“吨吨桶”的风潮可以追溯到2022年奈雪的茶上线的“霸气一桶”系列产品,并且年年卖出“新花样”。“霸气一桶桃”上线首日即成门店销量TOP1,上线万杯,“霸气一桶瓜”售卖期间销量稳居TOP3,与《海绵宝宝》联名的“霸气一桶生椰凤梨”更是上线万……喜茶、茶百道、CoCo、沪上阿姨、古茗等热门茶饮品牌也都相继推出自己的超大杯产品。徐州本土的蜜城之恋更是推出了5L水果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高性价比、多场景应用共同将“吨吨桶”推上了夏季顶流的宝座。记者在外卖平台看到,1L装超大杯的手打柠檬茶月销量超过3000杯。有消费者戏称,“吨吨桶”是“打工人”的“牛马饮料”和“夏日续命神器”。“每天上班来上一桶,和同事、朋友之间分享,能够拉进彼此的距离。”消费者王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观察到,在“吨吨桶”火热的同时,“宝宝杯”的风潮也迅速崛起,与量大管饱的“吨吨桶”相比,“宝宝杯”的容量只有100ml,便于消费者尝鲜,天生赢家 一触即发更受年轻人的喜爱。在今年“六一”儿童节之际,喜小茶、一点点、沪上阿姨等茶饮品牌纷纷推出限时“宝宝杯”,一上新就冲上销售榜前列。这类迷你杯饮品不仅包装精致可爱,便于携带和分享,更满足了消费者的尝鲜需求,减少浪费。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宝宝杯”成为了新的网红产品,尤其受到年轻女性消费群体的喜爱。

      “几百个月的宝宝来了!”年轻白领女性金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前每次买大杯奶茶都喝不完,现在有了“宝宝杯”就不用担心浪费,还能多尝几个口味。也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说,小小的杯子很可爱,感觉自己“萌萌哒”。

      然而,“宝宝杯”的兴起也伴随着一些质疑声。消费者王女士认为,与超大桶奶茶相比,“宝宝杯”的噱头太大,分量上不实在,缺乏性价比,“虽然价格有所降低,但是分量上却减少了一倍,相当于变相地‘涨价’了。”

      业内人士认为,“吨吨桶”与“宝宝杯”的兴衰变化,折射出茶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超大容量饮品风靡一时,满足了消费者对大容量、高性价比与分享乐趣的追求。然而,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个性化需求的提升,消费者也开始重新审视超大容量饮品的价值。

      尽管大容量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诸如携带困难、饮用量过大容易造成浪费等逐渐浮出水面。1.5L的“吨吨桶”口味单一,无法像奶茶店一样自定义甜度和配料,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大容量茶饮难以一次性饮用完毕,反而容易造成浪费;除此之外,大杯量让快乐加倍的同时,和含糖量也在成倍摄入,对健康的追求也让“吨吨桶”不再只强调“大”。

      “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和对个性化需求的追求,导致了‘吨吨桶’这种以量取胜的产品逐渐失去市场。”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市场需求方面,个性化和便利性成为新趋势。

      柏文喜认为,针对年轻女性消费者的“宝宝杯”,不仅解决了大杯饮品喝不完的问题,还增加了饮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小巧可爱的包装和便捷的饮用体验还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时尚、便捷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表明,品牌开始瞄准亲子市场,既适合儿童饮用,也迎合了年轻父母的需求。此外,“宝宝杯”还可能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营销策略,如限量版、联名款等,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认为,未来的饮品市场需要在健康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方面下功夫。品牌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产品,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例如,可以探索更多元化的容量设计,既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容量需求,又兼顾小杯饮品的便捷性和个性化;同时,注重产品配方的健康性,减少糖分和添加剂的使用,增加天然原料的比例;在营销策略上,利用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忠诚度。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