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1 17:23 来源:K8凯发餐饮有限公司 阅读次数:
河南省安阳市法学会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在旅游景点较为集中的乡、镇(街道)建立了旅游业法律服务站,谨防各种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林州市法学会在陵阳、姚村等镇建立了企业基层服务站,着力解决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生产安全纠纷等问题。
河南省获嘉县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群众服务大厅窗口 王健/摄
新乡市获嘉县法学会积极履行自身职能,根据人民调解法等有关规定,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诉调对接多元化解中心两个调解室,派驻获嘉县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获嘉县对外展示形象的“名片”。
天生赢家 一触即发
鹤壁市法学会整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专业力量,在鹤壁市高新区双创孵化基地设立了淇县法学会高新区工作站,为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淇县交警大队以淇县法学会基层工作站(点)规范化建设为契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领衔建成“事故处理一体化综合服务中心”,探索建立“首席+交警+保险+调解+救助”调处机制,实现了事故调处“一站式”办理、“一条龙”解决……
这是记者跟随中国法学会河南调研组,调研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推进情况过程中,所到之处的见闻。
据河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法学会党组书记袁永新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建设基层实体化法律服务站,拓展服务空间,助推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造就了“百花齐放”的生动火热工作局面,成为共建共治共享重要理念的具体实践。
河南省淇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基层服务站点调解江屯、方寨两村地邻纠纷 作者供图
2024年3月,淇县法学会印发《2024年法学会工作考核办法》,对法学会会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等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将法学会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日常、年度考核内容,坚持周督导、月排名,实施项目化推进、台账化管理。
这是继2023年10月河南省委政法委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纳入全省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和法学会工作考核体系,今年年初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又被列入《2024年全省政法工作要点》和《2024年省法学会工作要点》之后,又一个基层县区抓落实的具体实践。
据了解,淇县法学会锚定“六化”标准(即融入中心主动化、助力治理现代化、组织体系实体化、工作运行实战化、成果转化实效化、创建工作品牌化),全面实施法学会基层工作站点规范化建设,在全县县直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对阵地建设、站点名称、组织架构、档案资料、人员培训等工作进行规范,打造高质量法学会基层站点。淇县法学会还定期召开党组会、理事会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会长办公会议等,乡镇(街道)工作站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形成了常态化运行机制。
淇县法学会在推动基层站点建设方面的举措,只是河南省法学会规范基层站点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河南省法学会始终将基层服务站点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开展现场观摩、出台规范文件等,明确市级法学会统筹责任、县级法学会具体责任、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直接责任,逐级拧紧责任链条,形成共建共管的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新格局。
与此同时,法学会各基层站点依托河南省法学会6万余人的会员队伍,广泛吸纳政法干警、律师、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复员军人、退休政法干警、调解员、巡防员、志愿者以及平安办、信访办的工作人员等,形成骨干队伍,汇聚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鹤壁市法学会协调市委编办出台《关于县(区)法学会机构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关于县(区)法学会机关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明确县区法学会机关为正科级群团组织、1名正科级领导职数(专职常务副会长)、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4名以上人员编制,并已经全部落实到位,为法学会基层站点建设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工作基础。
在此基础上,鹤壁市法学会从市级层面出台两份关于规范基层法学会服务站点建设的意见,明确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市(县、区)直单位法学会服务站点建设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采取周通报、月督导、季点评方式大力推动站点建设,并把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淇滨区法学会还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法学会基层站点台账资料的通知》,对全区各服务站(工作站)、服务点台账资料的建立和管理运用作出具体指导。
安阳林州市建立服务站联系制度,在20个镇(街道)建立了“基层服务站”,分别由副会长或常务理事担任服务站站长,镇(街道)政法委员为常务副站长,司法所长为副站长,律师为法律顾问,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信访办等工作人员及“五老人员”为工作人员,并逐步吸纳省、市院校的林州籍法学法律专家、退休法官等进站服务。为解决基层服务站经费保障问题,林州市法学会建立案件调解奖励制度。他们制定了《关于对全市人民调解案件实行补贴的意见》,明确每成功化解一起矛盾纠纷,调解人员可得到一定的补贴,极大地调动了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获嘉县法学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热心公益”的要求,从退休法官、律师、教师、领导干部等人员中,公开招聘了14名调解员,建立了一支政治合格、熟悉业务、热心公益、公道正派、秉持中立的人民调解员队伍,还成立了一支由48人组成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这些同志都是在全县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法律工作者,为法学会调委会破解重大疑难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法律支持、人才支持。
为保证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的连续性、可持续性,获嘉县政府将法学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资金50余万元,专门用于法学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经费。同时,适当增加临时预算,保障调委会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调委会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专门配备了一辆流动调解车,方便下乡或到外地调解案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对外影响力。获嘉县还建立了“基本工资+案件奖励”机制,根据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的数量,给予一定奖励。
“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费的解决,保障了调解员的基本福利待遇,极大地调动了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获嘉县法学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矛调中心主任王随芳表示。
如今,获嘉县法学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已经成为全县法治建设、平安创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获嘉县法学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案件5000余件,收到群众赠送锦旗200多面,省内外150余批2000多人先后来获嘉县参观学习交流。
目前,河南省法学会依托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建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实现了全省乡镇(街道)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全覆盖,村(社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点达到2.2万余个。河南省法学会还试点在部分市县重点执法司法单位等建立专业性特色基层服务站,形成了横向覆盖部门,纵向贯通市、县、乡、村的“四级法律服务网络”。
河南省法学会秘书长王子勇介绍说,乡镇(街道)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站长一般由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担任,村级服务点负责人一般由村(社区)书记担任,特色基层站点站长一般由市县两级法学会常务理事担任。
鹤壁市探索在产业园区、高铁商圈、小微企业楼宇、律所、景区等建立特色法学会工作站28个,形成了哪里有法治需求,法学会工作就向哪里延伸的工作模式,形成了8718(“帮企一把”)、1890(“一拨就灵”)等法治服务品牌;林州市在建筑产业园成立服务工商企业的“多瀛法律服务团”,形成了立体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网络,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增强基层法学会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河南省法学会开展了“一市一品牌、一县一亮点、一会一特色”创建工作,鼓励引导基层法学会探索创新。
济源示范区法学会挂牌成立“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室”“交通事故法律工作站”等行业性服务点,年均化解医患纠纷100余起、调解交通事故纠纷200余起。
平顶山市法学会依托法学会服务点,将法律服务与“一村一警”、诉调对接、专职人民调解员、网格员队伍建设相结合,工作上联动、事务上联处、矛盾上联调,2022年以来共排查矛盾2.2万余起、调成率达96.5%。
鹤壁市法学会、新乡市法学会在基层服务站点建立了“106调解室”“老邵工作室”“老支书调解室”“小莉帮帮团”等一批符合基层实际的法律服务人才队伍。鹤壁市浚县、淇县、淇滨区、鹤山区法学会举行“会员酒店”“会员影院”“会员景区”“会员超市”等授牌仪式,建立会员之家,为中国法学会会员提供免费、打折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了法学会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吸引广学法律工作者参与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
鹤壁市淇滨区长江路街道法学会工作站实施“1+4+N”工作模式,统筹“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街道法庭”4方联动,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和法治服务。淇县高新区法学会工作站针对企业集中的特点,成立了“护航”服务团,创新实施“首席+团队”工作法,让企业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务,填补功能区法治力量的空白。
如今,河南法学会各基层站点汇集法律咨询引导员、法治建设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政策把关员等各种功能于一身,已经成为法学会服务基层法治实践的新平台。河南省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运行也初见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共计19.8万人次,参与化解纠纷5.6万余次,调解案件1500余起,消除群体隐患30余起,开展普法教育6960场,发放法律读本6万余册、宣传单40万页,在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河南省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成绩的取得,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推行是分不开的。
多年来,河南省法学会注重运用法学会独特优势,共享优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资源,做到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到哪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培训、法律咨询等,助力基层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据了解,河南全省18个市级法学会和162个县级法学会共建立了180个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其中,市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18个、县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162个,实现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全覆盖。截至2024年4月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重大决策、重大信访积案、重大矛盾纠纷、重大涉稳风险等开展咨询共300余次,发挥了关键作用,获得较好评价和广泛认可。
聚焦全力以赴拼经济主战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主动参与市场环境保护、金融风险防范、企业纾困解难等活动,成功办理一批土地建设、金融信贷、外贸出口、知识产权等方面案件,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护航”。针对某地假发制造行业出口退税异常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向公安机关提出了打击、保护“双发力”建议,最终立案15户,查补税款4700多万元,实现了经济、法律效果“双丰收”。针对某地出租车司机因收入下降大规模事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提出“整合公司、统一管理、公平竞争”的处置建议,成功化解了矛盾,帮助出租车司机增加了收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还助力治理“双拖欠”,成功为鹤壁市136名农民工讨回拖欠半年之久的56万余元工资,最大程度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取得了司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王子勇介绍说,为了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作用,在河南省,相当数量的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都设置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入驻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实行“坐诊、约诊、巡诊、总诊”工作模式。到目前为止,河南省省市县三级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共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200余个,聘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1864位,办理“四个重大”案件(事项)2000多起,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制度、专家、阵地”“三个全覆盖”。
安阳市法学会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分包乡镇基层服务站、联络村(社区)服务点机制,提前介入,防早化小。依托乡镇(街道)法学会基层服务站,深化“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实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服务站点常驻服务、电话服务、“互联网+”服务“三合一”工作方式,向广大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鹤壁市法学会在基层工作站点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开通重大信访委托派遣快速通道,安排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坐诊”,应约“出诊”,急难“会诊”,实现疑难信访案件一站式受理委托。鹤壁市还建立高铁商圈法学会工作站,成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共享顾问团”,开设“8718”法律咨询台,为商圈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50余次,办理商标侵权、合同纠纷等案件12起,为企业挽回损失300万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河南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沈庆怀表示,下一步,河南省法学会将坚持把基层站点作为法学会重要阵地来建设,纳入《河南省平安建设条例》,明确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法学会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推进法学会基层站点工作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整合优势资源,突出法学会特色,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驻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赋能基层法律服务,更好地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为助力提升河南省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服务保障河南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沈庆怀说。
(原题:“法学为民 首席建功”系列报道之八河南:建设高质量站点打造基层法律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