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1 17:23 来源:K8凯发餐饮有限公司 阅读次数:
入冬后,“雪国”崇礼滴水成冰,但对大批滑雪爱好者来说,这里是乐园。过去的这个12月,来自北京的雪友小田成了崇礼各大雪场常客。“坐高铁到崇礼来滑雪非常方便,这是冬奥举办地,我也算参与冬奥啦。”
驭一副雪板,在雪道恣意驰骋;踩一双冰刀,在冰面旋转跳跃。北京冬奥会成功点燃了大众的冰雪热情——近几个雪季,不止滑雪,溜冰、冰嬉等各类冰雪运动热度飙升,“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也得以提前实现。
作为冬奥会举办城市之一,张家口坚持“场地建设、人才培养、赛事举办”协同发力,大力推进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全民参与冰雪运动氛围愈加浓厚。
“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型滑雪场9家,拥有高、中、初级雪道177条、总长度164公里,分别占全省的65%和88%。建成滑冰馆20座,直接参与滑冰体验和培训人数超过6万人。”张家口市副市长刘海峰说。
远不只是在北方地区,2020年7月,总面积达65000平方米的成都融创文旅城雪世界正式对外运营,为成都乃至西南地区众多群众开辟了“四季滑雪”“家门口滑雪”的全新体验。滑雪场内,随时可见跟随教练学习滑雪的年轻人,年龄稍小的孩子则在父母的陪伴下戏雪,行走在其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大家对冰雪的热情和喜爱。
“我非常喜欢滑雪,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玩一次。借助冬奥会热潮,滑冰、滑雪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的网红运动啦!”成都女孩李菲菲说。
成都百姓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离不开四川省对冰雪运动的大力推广。近年来四川积极壮大群众冰雪运动组织,连续举办三届“全民健身冰雪季”,参与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度已超过800万人次。
在山清水秀的南国,浙江利用区域优势和山水资源,推动冰雪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开拓了冬季运动休闲旅游的新模式。打造了安吉云上草原星空滑雪场等网红打卡点。
数据显示,浙江省8个地市建有冰雪运动场所,共有滑雪场16家和滑冰场7家,其中四季开放的室内滑雪场6家。2020至2021雪季共有143.3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产值达到2.27亿元。
作为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之一,张家口赛区多块场地上演着精彩纷呈的世界级较量。赛场外,这座塞外山城立足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冰雪产业也在强劲发展。
“张家口着力打造冰雪装备制造业,建有高新区和宣化两大冰雪装备产业园,通过打造轻重装备结合,研发制造服务兼顾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推动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刘海峰说。
作为全球造雪行业领军企业,意大利天冰公司于2018年7月入驻张家口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该公司的造雪设备已为6届冬奥会提供服务,并为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提供造雪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冬奥会契机使得冰雪产业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我们依托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区,用一流的技术和产品服务冰雪产业、服务冬奥。”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师鹏飞说。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借此东风,全国多地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提速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打造冰雪经济新增长点。
这份冬奥“大礼”,扎扎实实送到了慈溪一家生产冰雪运动器材的企业——宁波金峰文体器材有限公司的手中。借“轮转冰雪”契机,该企业通过提前布局赛道和数年研发积累,产品销量每年都有超过20%的增长,去年共销售包括冰刀鞋在内的各类鞋品近40万双。
“之前,这类产品大多销往北欧等发达国家,而现在它也能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了。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徐彩华说。
《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要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冰雪用品企业和服装鞋帽企业发展。根据中国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到2022年中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在20%以上。
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不仅赋予冰雪装备制造业强大推力,这份“冰雪奇缘”也为我国冰雪旅游发展掀开新的篇章,各地在大潮中抓紧 “白雪换白银”,推动“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8至2019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为3860亿元,人均消费为1734元。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端起“雪饭碗”,吃起“旅游饭”。
吉林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东北亚冰雪资源核心区,这里近年来紧抓北京冬奥会契机和得天独厚的冰雪优势,连续举办5届雪博会、连续5年推出“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系列主题活动。“冰雪”已成为吉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跃全省经济的重要一极。
有“雪乡”之称的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每年积雪日可达180天,降雪随物具形,千姿百态,很是好看。这片冰天雪地被中外游客青睐,林场工人樊兆义也摇身变为了民宿老板。
“一开始是翻建自己家的老房子,就3个房间,1个厨房。前几年投入了400多万元建起像样的民宿,有30个房间。”樊兆义说,如今自己冬天是民宿老板,夏天则和家人去外地旅游。目前,雪乡拥有的经营主体已超过200家,旺季时一床难求。
《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以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运营为基础,以冰雪大众休闲健身和竞赛表演为核心,以冰雪体育旅游为带动,冰雪装备制造为支撑,我国冰雪产业体系正快步完善。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导向、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安排,增强农业农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和“压舱石”的稳定作用,持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规划》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持十个战略导向,要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规划》提出,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为工作定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规划》明确,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望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规划》安排了七方面发展任务。一是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健全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二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完善经营机制,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把就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留给农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四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聚焦交通便捷、生活便利、服务提质、环境美好,建设宜居宜业乡村。五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六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文明和谐乡村。七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新华社记者在各地采访时发现,在政策有力引导下,这个寒假正在进一步告别“第三学期”的旧有印象,孩子们摆脱了繁重的作业,不用“背着书包在补习班转场”,而大多是在运动场锻炼、享受自由阅读、体味劳动乐趣。
“不用像过去一样赶场上补习班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辽宁沈阳铁路第五小学长白岛二分校4年级学生董沫含开心地说。
寒假期间,她时常早早来到白清寨滑雪场,开始单板滑雪前刃和后刃技巧的练习。“每天锻炼1小时,完成!”
每天早晨8点起床,先进行1小时课业学习,然后安排书法、绘画阅读和户外运动……这是广西南宁滨湖路小学5年级学生丁宇宸为自己制定的寒假作息时间表。
“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了,能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觉他变得更快乐了。”丁宇宸的妈妈孙洁晶说,“双减”后,自己本来有些焦虑,但发现孩子反而更自觉了,每件事也能认真投入。从前较少运动的丁宇宸还在假期学会了游泳,在运动中找到了乐趣。
过去,寒暑假历来是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黄金期”。假期开始,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严防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面向3岁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等问题发生。
记者近日走访了宁夏银川10余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发现“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的规定得到了较好落实,众多培训机构已大门紧闭,透过玻璃望进去空空如也。
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一些中学生正走出书本,走进自然和社会生活,参加寒假研学活动。活动首日,孩子们来到谷丰园农耕文化公园,近距离观察不同种类的树木,了解关于树木的知识。他们可以自己设计研学路线,参观广州海事博物馆、北斗博物馆和无人机展览馆等,在不同场所体验不一样的精彩,收获不一样的知识。
西藏自治区市教育局青少年实践基地举办了为期三周的“寒假兴趣班”嘉年华活动,内容包括阳光足球、快乐篮球、少儿搏击、六弦琴等。“我很享受兴趣班的每一堂课,还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学生旦增益西一边换球衣一边开心地说。
记者采访发现,这个寒假,在“双减”政策下,少了“写写写”的书面作业,多了“玩玩玩”的新颖实践,孩子们有了更多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上午:叠被子、扫地、书法、读书;下午:洗碗、擦桌子、跑步、骑自行车;晚上:洗袜子、拖地、写日记……”这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神行小学3年级学生朱延锦的寒假作业表。
北京市4年级学生孟萱雅的寒假作业目前已基本完成。“这是我和3个同学一起完成的科学作业,用废旧材料和手工的方法设计一辆有动能的车。”她说,经过多次试验后终于成功了,非常自豪。
孩子们的作业中,“冬奥”“虎年”等元素频繁出现,备受欢迎。安徽省合肥市兴海苑小学的学生们收到了一份别样的新年礼物《“虎”年特色寒假活动手册》,充满浓浓的虎年趣味。活动手册通过“阅读虎”“劳动虎”“健康虎”“爱国虎”等板块,引导“小老虎们”在这个假期里爱阅读、多劳动、勤锻炼,感受年俗、健康防疫,关心冬奥等国家大事。
北京市朝阳区教科院副院长曾庆玉说,教研部门组织了15个学科的教研员对各校寒假作业进行指导,寒假作业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音体美、劳动在内的各个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在寒假作业设计中,我们遵循个性化、弹性化的原则,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种‘菜单式’的寒假作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兴实验小学教师陈飞宇说,比如数学作业,重点不是做题,而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小学低年级同学可关注过年收的压岁钱、办年货的购物清单、购买物品的价格标签等,高年级同学可以通过动手设计书包等方式,把“测量”相关的知识点用起来。
在山西太原,一学生家长李晓婷说,陪伴孩子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睦。“以前一让孩子写作业,孩子紧张,家长发愁。现在的作业多元灵活,学到的知识却一点也不少。”她说。
“大家注意看我示范,两指要对准胸腔处,再将另一只手掌按在手指上,两只手开始向下按,身体重心压在手掌上……”1月19日下午,重庆市潼南区“七彩假期”2022年寒假公益托管班的80多名孩子分成小组,在志愿者老师的示范下学习心肺复苏的知识。
负责人熊佳介绍,这个公益托管班由当地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不收取任何费用,目的是为了缓解中小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有意义的假期。
美术绘画手工、国学经典诵读、安全自救知识、拔河跳绳比赛、乡村振兴研学……在这里,主办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志愿者老师的专业特点,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实践课程,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广州黄埔区九龙第三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该校寒假托管班巧妙地设计了“图书修复课”,将劳动课与美术创作结合起来。校长林绮芳把学校图书室的旧小人书拿出来,教孩子如何粘贴修复,自己画出新封面替代旧封面,让具有年代感的小人书旧物换新颜,让同学们感受到劳动也可以这么“生动”。
“双减”政策之下,一些家长的观念正发生改变,从过度关注学习成绩到更关注孩子全面成长,注重亲子互动和陪伴。
“过去自己和孩子都很累,但不见得效果有多好。”李晓婷说,在“双减”大环境下,自己也在反思过去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分数不能成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健康、全面成长更加重要”。
银川市一年级学生刘禹圻前几日和妈妈一起做了顶“老虎帽”。他先用水彩笔和橘色卡纸画出老虎的样子,再沿着线条剪出来,最后组装成一个帽子。尽管在此过程中几次返工重画,但这位小男孩没有灰心丧气,最终在妈妈的帮助下做好了。
妈妈李芸说:“在我们一起做‘老虎帽’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的长处,如喜欢琢磨着做些小东西,也看到了他在动手灵活性方面的不足。作为父母,要给他更多鼓励与支持,陪伴他慢慢长大。”
在甘肃兰州,一学生家长陈亮颇有感触地说,“双减”减掉了孩子们机械重复的作业负担,减掉了周末匆匆“赶班”的疲惫。同时又增加了许多:孩子与家长互动沟通多了;孩子选择兴趣的自由度大了……心灵更澄澈、发展更自主的人,未来的发展会更积极阳光。
教育部在寒假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写道:“人生如长跑,起步忌冲刺,薄发需厚积。”当假期不再是“第三学期”,实践探索代替了补课刷题,孩子们将积蓄更多能量获得全面成长,从而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
(记者:王菲菲、李紫薇、郑天虹、王莹、艾福梅、赵琬微、白丽萍、林凡诗、任丽颖、柯高阳、周畅、李键、武江民)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10日表示,新设综合试验区将适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零售进口监管等政策措施。
虎年伊始,伴随鄂尔多斯、扬州、镇江、金华、马鞍山、景德镇、日照、襄阳、潮州、宝鸡、喀什地区等27张“新面孔”上榜,目前我国共有1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覆盖30个省区市,在全国范围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跨境电子商务是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新设一批综合试验区,有利于激发外贸主体活力,提升外贸运行效率,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产业数字化和贸易数字化融合。
此前,在2015年3月批准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之后,国务院先后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2019年12月和2020年4月在天津、上海、苏州、洛阳、南宁、长沙、芜湖、湛江、绵阳、营口等城市和地区分5批设立了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据介绍,此次扩围后,综合试验区在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实现地级市全覆盖。“新华视点”记者梳理发现,在涵盖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城市基础上,新增跨境电商综试区继续向中部、西部城市和地区倾斜,并逐渐扩展至三四线城市。
获悉所在城市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马鞍山麦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庆十分憧憬。“我们已有意向把仓库和物流迁回本地,节省人力和异地管理成本。接下来计划开拓国际市场,提升跨境电商经营能力。”
“以星星之火聚燎原之势。”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我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已实现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陆渐次展开,空间分布上更为均衡,充分体现出国家希望利用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此次国务院批复强调:要复制推广前5批综合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近7年间,上百个先行先试的综合试验区取得了哪些新突破?
浙江泰普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户外休闲用品生产的传统外贸企业,自从2017年进入跨境电商市场,跨境电商业务年销售额从约260万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8000万美元,出口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前企业做跨境电商对接资源成本很高,杭州综试区集聚起各种服务资源,为企业解决人才、物流、通关以及软件服务等一系列痛点。”公司副总裁曹智兴感触颇深。
如今,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像泰普森这样的跨境电商企业不断增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跨境电商相关企业3万多家,且注册量仍在逐年增长。
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综合试验区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创新、先行先试的努力。
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此前表示,通过各地方、各部门持续创新制度、管理和服务模式,探索形成重要制度框架,量身打造近百项支持政策,从而让企业在物流、支付、法律、税务、人才等方面享受便利、红利。
“设立综试区后感受到真正的实惠。”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太区负责人吴帆说,公司目前90%的产品都是以跨境电商零售的方式在境外销售。得益于退税便利化措施等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广运用,公司跨境进出口金额由2020年的0.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3亿元,增幅达62.5%。
在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竺彩华看来,作为跨境电商首个综试区,杭州探索出一套引领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度体系以及生态体系,这不仅可以帮助其他综试区综试区提高效率,还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抓手。
“以前代购欧洲奶粉,预付全款后,要等大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到货,还常常出现破损,如今通过跨境电商购买进口产品,省时省力还省钱。”经常光顾江苏嗨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店的韩小斐深有感触。
天猫国际公共事务部总监徐晴认为,跨境电商综试区一系列便利化政策以及增值税免税等优惠政策不仅令市场主体受益,也会提升消费者体验。“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国内消费者在家门口购买境外商品选择更多、时效更快、价格更低。”她说。
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跨境电商综试区带动作用明显。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跨境电商在线营销、在线交易、无接触交付等优势更加凸显。但受各国防疫管制措施影响,也面临国际航线中断、全球运力紧张、运输成本上升以及通关效率低等多重因素挑战。
专家表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有助于推动跨境电商行业抓住新一轮增长机遇,并通过复制推广经验更好应对行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
我国已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竺彩华表示,综试区不断扩围有助于加快我国从贸易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步伐。后入选的城市应充分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特色,加大创新力度,推动外贸新业态在规范中更高质量地发展。
10日上午,一声令下,上海市闵行区100台加装电梯集中开工!2021年,上海市闵行区累计完成签约1211台,累计开工451台,完工311台。全年各项工作指标均超额完成,加梯综合考核位列全市第一。
2022年,闵行更是立下了“签约600台、开工600台、竣工400台”的目标,工作重心也转为着力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过去一台一台认证,可能要近两个月时间。这次一个多星期就通过了53台电梯的全部评审。”西郊公寓小区里53台电梯在全区率先采用了批量安全论证的方式。
项目代建方负责人金卫荣介绍,西郊公寓只有三种房型,小区整体勘测,管线搬迁统一施工,相同房型批量论证,大大缩短了相应的周期。而且,小区采用了相同品牌的电梯和电梯井设计,在外形上也更加美观。
据了解,老楼加梯虽然是小项目,却是大工程。一台电梯的加装涉及房管、规划、安监、管线个部门,建设工种涉及房检、地勘、物探等,工作环节多达13项。
如今在闵行,一台电梯的审批时间已普遍缩短至一个月左右。这其中除了审批提效,代建单位的专业程度提升也起到重要作用。闵行鼓励镇、街道批量购买第三方服务,以规模效应保障好设计、建设、监理等代建企业的合理收益,提高参建方的积极性。
比如,莘庄工业区加装电梯开工的12台电梯,就采用了“统一监理,以量制价,综合定价”的模式,统一聘请监理单位,协商后的单价比单台电梯施工监理价格优惠30%左右,电梯采购和后续维保也采用“批量+优惠”的模式。
目前,闵行正计划以西郊公寓为样板,在全区范围内培育20个以上的批量加装小区,努力打造一批小区“批量加梯”的精品工程。
高楼层的老人渴望加梯,低楼层的居民顾虑通风、噪音,年轻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加梯意愿的统一是首道难关。
为此,闵行区积极搭建社区协商平台,组织业主开展民主协商,邀请设计师、工程师进社区解答改造技术问题,引导各方理性表达意见诉求,做到因门洞、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促进共识达成。
在闵行区浦江镇红梅苑小区的35号楼,记者看见一部“特殊”的加装电梯。该电梯共五层,一二层为透明的玻璃材质,上面三层为铝板材质。
“在加梯征询的过程中,一楼二楼的居民加装电梯的意愿不强。”红梅苑居委会书记陈秀红回忆说,“仔细了解下来,原来他们最大的顾虑是担心加装电梯对房屋北边的厨房采光有所影响。”
为了化解居民的忧虑,居委会和志愿者带着居民走访了部分已经加装电梯的小区,并和代建单位进行了探讨,最后设计出“玻璃+铝板”的方案,并得到了第三方的技术肯定。
“要和居民交朋友,才能说得上话,他们才能坦诚说出自己的顾虑和想法。”红梅苑居委会书记陈秀红说,“群众工作中最难也最可贵的就是要考虑到各方的想法,平衡各方的利益,取得最大公约数。这也是基层干部能力的‘试金石’。”
资金筹措难也是绕不开的“硬骨头”。针对部分加梯居民资金筹集难点,闵行区优化政府补贴拨付方式,设立按时竣工奖励,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上海市率先设立加梯慈善帮扶专项帮扶基金,主要帮助低保低收入特困群众,特别是低收入患病退休工人、老年人、困难残疾人等特困群体。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应对社会老龄化、提升居住品质的现实需要,也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要举措。为了做好这一“重要小事”,闵行区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创新设立了“四个一”工作机制:
设立一站式加梯服务中心。区镇两级同步成立加梯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专班,街镇全覆盖设立一站式加梯服务中心,推行领导包案进小区入楼栋。
编著一本加梯操作办法。对2016年以来涉及加梯的24个市级文件和技术导则、30多个规定格式样张范本等进行系统梳理,编著形成了一本《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操作办法和管理制度汇编》,使加梯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成为广受基层欢迎的工具书。
创建一网统管加梯生态。通过数字化平台赋能,创建一套智能化、数字化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生态系统,将优化征询、审批、建设、验收等加梯流程有序衔接起来,实现全区加梯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全域高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搭建一个加梯协作平台。会同市房屋安监所完成了5个整小区的批量化安全论证;会同电力、燃气多次召开管线迁移现场协调会,就管线的移位、规整、搬迁等问题,专门研究制定流程指南,降低了30%的费用;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协调区规划部门承诺5个工作日内组织公示,节省10天时间。
2021年,上海市共完成加梯签约6073台、完工1579台,是此前十年加梯总数的3倍,闵行区贡献了近五分之一。
“这样的西瓜红甘薯品种,村里最多的亩产可以达到6000多斤,一块八毛钱一斤,一亩地收入过万元。”陈遂站在田间地头,难掩一脸的喜悦。
正月初九,乍暖还寒。记者在粤东沿海的陆丰市看到,成熟的甘薯、萝卜到了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
在陆丰市碣石镇滴水村,村民陈遂告诉记者,除了耕地产量喜人外,他家还有一些零碎的田地参与了土地流转获得分红收入,加上自己还在合作社工作挣钱,“一年下来四五万元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然而,几年前的滴水村土地上可没有这么热闹。全村约5000亩耕地,曾一度有2000亩地撂荒。对于整个陆丰市来说,情况也很严重。全市有60多万亩耕地,自然禀赋优越,但近年来不少耕地撂了荒。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撂荒地复耕,如推进撂荒地流转、促进规模产业经营,成立市撂荒复耕服务队、推动农田水利修复,鼓励农业经营新型主体参与土地流转等。”陆丰市委书记陈德忠说。
碣石镇戴厝村党支部书记戴俊躬介绍,过去不少碎片化的土地撂荒,加上水利设施缺乏,只能看天吃饭。“在乡村振兴扶持资金的支持下,村里修建管道、引入外围约1公里的河水灌溉,撂荒的沙地复耕成为肥沃的田野。”
位于碣石湾畔的陆丰甘薯产业园,几年前还是一块沙土地,只有附近村民零散种植甘薯、萝卜,由于模式落后产量较低。
如今,依靠科技创新,通过采用脱毒种苗种植、土壤综合治理等,甘薯的产量大大提高,产业园建成规模化甘薯种植基地近10万亩,实现综合年产值约12亿元。
甘薯种植大户陈少区说,自己原先在一家化肥厂上班,怀揣振兴乡村的愿望一口气承包了400多亩土地,复耕撂荒地超百亩。“但是徒有一身力气还不行,这得靠技术。”
多年来,陈少区的承包地上,甘薯亩产从未超过3000斤。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帮助下,陈少区科学施肥改良了土壤,将以前“斜插”的插苗方式改为“平插”,并使用了无人机农药播撒方法,如今鹦哥红、西瓜红等甘薯品种亩产在6000斤左右。
此外,陆丰还通过拓宽联农带农机制,成立甘薯产业协会,健全冷库产业链条,形成了品牌,壮大了规模。如今,收甘薯的人多了,村民收入稳定了,大家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
一年来,陆丰撂荒耕地减少约4.6万亩。正月初八,当地继续开展攻坚消灭撂荒耕地、巩固复耕成果“大会战”,目标是2022年底再减少2万多亩撂荒地。
地还是那块地,更多“有生命力的地”回来了。“鹦哥红甘薯贵的时候卖2.7元一斤,西瓜红甘薯还卖到了北京。”陈少区说,甘薯产量高了,一年灵活用工达80人。
“我空闲的时候就过来做点零工,一年累计有三四个月时间,工钱一天140块,几个月下来就是1万多块钱。”附近的陆丰市上英镇墙广村村民周梅惠笑着说,这也是留守在家的重要收入来源。
“你好,请不要把车停在消防通道上,往边上停一停。”春节期间,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七里店安置小区内人来车往,52岁的李海山站在路口观察通行车辆,维护小区车辆的停放秩序。
七里店安置小区是青海省目前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集中安置乐都区马厂乡、乡等12个乡镇的近7000名村民。
李海山所在的乐都区乡八架山村地处偏远,多数村民依靠种地收入生活。李海山年迈的父亲患有腿疾,生活无法自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种地和照顾父亲就是李海山的生活主旋律。
2019年,在扶贫搬迁政策支持下,李海山只掏了一万元就搬进了七里店小区的新房。“自己的年龄大了,离开农村和土地,以后的收入靠什么呢?”一想到这些,李海山的心里不免犯嘀咕。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七里店社区结合搬迁群众需要,从烹饪、家政等技能培训入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定期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让搬迁群众掌握一技之长。
七里店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艳说:“2021年,安置小区举办11场现场招聘会和16场就业技能培训班,并通过微信平台、招聘信息角等渠道推送就业信息,将易学易就业的工作推荐给搬迁群众。”
考虑到要照顾父亲,村委会安排李海山到小区的公益性岗位工作,成为一名文明劝导员,负责规劝居民的不文明行为,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妻子则通过介绍找到了一所学校的保洁工作。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每年有了3万多元的稳定收入,李海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小区一家超市内,老板段志英正在整理货架上的商品。“附近的集贸市场开了后,进货很方便,每天都有新鲜的水果蔬菜供应。”段志英告诉记者,现在来超市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渐转变。
城市生活的巨大变化一度让部分群众感到“不适应”。2019年,乐都区李家乡甘沟岭村村民李善荣一家从土砖房搬进了电梯房。
“在老家习惯了烧柴火,刚搬进来时我还发愁没有灶台生火。”李善荣的母亲刚存桂说,在邻居的帮助下,她很快学会了使用电梯和燃气灶,融入了社区生活。
在城里安家后,公交车直达社区,就学、就医、就业等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上有了保障,一直在外地打工的李善荣结束漂泊,回到家乡担任村委会的会计。
“回乡工作减少了租房等开支,工作也稳定。”李善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每年不仅能多存几千元,陪伴父母的时间也更多了。新华社西宁2月11日电
每一场精彩比赛的呈现,离不开运动员的奋勇拼搏、观众的热情呐喊,也离不开身穿蓝色制服勤奋工作的志愿者。
在北京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就有这样一群志愿者,他们参与赛事服务、媒体运行、颁奖仪式、反等领域的工作。
据介绍,自1月27日志愿者全员入驻场馆起,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组织志愿者开展多次场馆培训、岗位培训和实地踏勘演练,确保各岗位志愿者能够熟悉工作内容和服务规范,以专业的技能、认真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服务客户群。
按照惯例,冬奥会每项决赛结束后,通常会在赛场内先举行纪念品颁发仪式,此后在颁奖广场为获奖运动员举行颁奖仪式。2月6日,德国选手路德维希夺得男子个人雪橇冠军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首金”颁奖仪式举行。亓涓郦作为礼仪志愿者参与颁奖仪式。
亓涓郦说,当日的颁奖仪式即使已经演练过无数次,但站在颁奖仪式准备大厅时,她的心情依然是紧张的。按照冬奥礼仪标准站好,保持着姿态,心中一遍一遍默默地过流线,脑海里一遍遍划过礼仪老师讲过的重点……晚上10点09分,亓涓郦准时引领男子单人雪橇项目的两位颁奖嘉宾走向颁奖置物台,提供路线引领与仪式流程提示服务,圆满完成任务。
孙博文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反领域志愿者,主要工作是在赛后通知目标运动员进行检查并在运动员到达检查站前全程陪护。2月6日当天,孙博文担任冠军选手路德维希的反陪护员。防疫要求陪护员戴N95口罩、面屏和医用手套。由于对医用橡胶手套过敏,孙博文选择在医用手套内再加一层普通手套,这一身防疫装备十分臃肿,在室内相当热,也给交流和操作带来了较多不便,“这些问题忍一忍就克服了。”孙博文笑着说。得益于前期无数遍的演练,整个陪护流程十分顺利。
志愿者赵峰在男子单人雪橇项目比赛中负责结束区收车平台的交通管控。他在颁奖典礼过程中管理颁奖入口人员进出,保证典礼顺利进行。他的工作虽然内容简单,却是保证颁奖工作顺利进行与防疫流线完整的重要一环。他表示虽然训练与比赛密度大,但是亲眼见证冬奥会金牌的诞生,心情非常激动与自豪。
赵峰说:“我在现场见证了许多人的喜怒哀乐,能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选手那种激动的心情,所有选手在滑行结束后都会随着观众一起欢呼,这让我感受到了竞技体育巨大的魅力。”
北京冬奥会共有约1.9万名赛会志愿者,他们训练有素,像亓涓郦、孙博文和赵峰一样提供热情、专业的服务,赢得了一致好评。他们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风采。
( 2022-02-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北京延庆2月11日电(记者姚友明、马邦杰)对于当年首批参与探勘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选址的吕立鑫来说,这两天每当他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山滑雪健儿在被称为“雪飞燕”的多条雪道上飞驰,他的内心就感慨不已。
“就是一种特别真实、踏实的感受,以前从来不敢想延庆能举办冬奥会,不敢想象这里能建成我国第一条冬奥会高山滑雪雪道。”今年37岁的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人想象不到的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选址工作的第一步,是由吕立鑫和一位“驴友”一起迈出的。
2013年4月28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体育局工作的吕立鑫突然接到一项任务。“当时让我去小海陀山区域找一座落差超过800米、坡长超过3000米的山。”吕立鑫说。至于为什么要找山,他当时并不清楚。
当年5月1日,吕立鑫与延庆“驴友”霍高智见面了,二人在当地护林员的带领下一起走进海陀山的东南角,k8凯发因为此前没有任何登山经验,吕立鑫只穿了一件短袖、一双跑步鞋并只带了三瓶矿泉水就仓促上阵。
“第一天回来脚就被磨破了,胳膊也被灌木丛所伤,多了很多血痕,身上被蚊虫叮咬得很严重,那天到最后,水也不够喝了。幸亏护林员预料到我们不会带太多水,帮我们多背了几瓶。”吕立鑫说。
虽然小海陀山区域面积很大,但吕立鑫和霍高智并不是盲目行动,而是有的放矢。霍高智因为常年在该区域徒步旅游,所以对地形地貌已有一些了解,再加上他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手机地图应用程序,每次在出发之前就看好目的地的大概数据,这加快了实地勘测的工作效率。
先是玉渡山方向,再是三海陀山方向,勘测范围开始逐渐扩大,随后慢慢缩小。在选出几座符合条件的山以后,吕立鑫又接到了新的要求:比如,山脊的宽度有没有50米?山坡下有没有5000平方米的开阔地带?
“这是要干啥?我和霍高智谁也不知道。我们开始以为,这是不是要修个徒步赛道,办徒步或者登山比赛,”吕立鑫说。
随着更多搜索条件被添加进来,慢慢有专家开始参与探勘,继而又有专业地质测绘人员加入团队。“慢慢地,我大概猜出来了,我们是要为延庆寻找一个适合建造滑雪赛道的场地,可能是为北京申办冬奥会做准备。”吕立鑫说。
起初,霍高智看中了三海陀山那边的一个山坡,可惜坡虽然长,但海拔落差不够800米。还有一次,吕立鑫去考察一个备选场地,他和向导走了足足三个小时,还是没看到山底。
“那趟往返走了14个小时。我回到家,老婆和女儿早就睡了,我把脏衣服放在家门口,只穿着背心和短裤进屋,怕吵醒她们,就跟她们分房睡,”吕立鑫说,“有时候好几个月都看不到当时只有两岁的女儿,我回家她睡了,我早上4点多出门她还没醒,可这都是为了工作。”
饿了吃火烧,渴了喝泉水。出门在外,崴脚和摔跟头是家常便饭。场址探勘工作辛苦,可吕立鑫他们甘之如饴。山里通信不畅,只能携带海事卫星电话,可吕立鑫发现,只有爬到山顶附近的树上,才能正常使用海事卫星电话。为了跟后方联系,打电话经常就要耗费一个小时。
还有一次,他们带着外国专家考察一座山,下山时,需要坐在地上,滑下一处土坡。结果,请来的德语翻译在下坡时脚被杂草绊住,险些一头磕在旁边的大石头上。“当时那个小伙子吓出一身冷汗,下山后饭都没顾上吃就返回北京城区,再也不来了。”吕立鑫说。
2013年10月7日,《延庆承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雪上项目可行性报告》最终定稿;
2014年3月8日,国际雪联高山滑雪专家卡尔·弗斯诺到小海陀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他认为,该地区具备建设高山滑雪场的自然条件,可以设计建设出非常完美的高山滑雪场;
超过一百次的进山探勘,远超1000公里的总步程,吕立鑫等人默默付出、坚守,只为呈现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
连日来,冬奥会赛场上的首钢滑雪大跳台“火了”。这座兼具工业遗存与白色冰雪“混搭风”的大跳台不仅成为本届冬奥会国外运动员的网红打卡地,也让中国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深入人心。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刊文称,曾向北京上空喷吐烟雾的工厂如今正向空中“发射”奥运选手,这可谓是最酷的景象之一。
时间倒回到7年前。2015年1月,北京冬奥申委公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报告》,提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奥”的申办理念。这背后,体现的无不是民生。事实上,早在申办之初,我国就提出要借助申办冬奥会,更好地改善民生,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这也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的初衷。
冬奥会是民生工程。申办冬奥之初的张家口还在经历转型之痛,GDP常年在省内“尾巴”上徘徊,毫无存在感。自从搭上了冬奥的快车,基础条件上佳的张家口端起了“雪饭碗”,迎来“冬奥红利”,冰雪经济的加速释放在为张家口带来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倒逼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摇身变为“国际张”。
冬奥会是民心工程。早在2017年,我国就阐明了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四大理念。其中,共享办奥就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冰雪运动发展和普及,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百姓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引下,冰雪运动迅速普及,目前我国已有超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尤其是滑雪等热门冰雪项目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城市冰雪体育锻炼设施逐渐完善,这不仅促进了群众体质提升,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
当前,北京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推动“腾笼换鸟”。在办好冬奥会这一目标促使下,京张高铁、延崇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开通,产业、项目、人才、科技等深度对接,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健全,京津冀地区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1年“双十一”销售数据显示,滑雪服、雪板、滑雪镜等冰雪品类,在电商平台上的订单呈爆发式增长,近日,各地雪场生意更加火爆,这也印证了当前全国冰雪产业方兴未艾的迅猛态势。但冬奥会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是一个开端。下一步,相关部门还需积极研判,思考如何对全世界的冰雪爱好者形成更大吸引力,在冬奥会之后促进中国冰雪运动焕发更大生机。
( 2022-02-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河北崇礼2月11日电(记者卢星吉、杨帆、郑直)位于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的坡面障碍技巧场地“雪长城”,因其独特的滑行趣味性和观赏性得到运动员和全球观众赞许。“雪长城”上各个赛段造型取材自何种蓝本?有哪些观众在电视画面中不易发现的隐藏巧思?云顶滑雪公园相关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一一揭秘。
据云顶滑雪公园山地运行副经理王世同介绍,在“雪长城”正式开工修建前,赛道塑形师、德国人迪克·舒尔曼曾和他交流过以何种长城景观作为蓝本。最终,由舒尔曼领衔的中外塑形团队决定借鉴山海关。
“道具区第二个赛段上那个‘小房子’的外形,其实参考自山海关城楼。它不仅仅是个景观造型,还是个道具,在上面飞檐走壁极具视觉效果。”王世同说,“在公开训练时,几乎每个运动员都会想跳上去玩玩,可能有的人跳得并不完美,但大家都想去试一试。”
正式比赛时,“小房子”直观地检验了选手们的胆量和能力——难度选择相对保守的运动员会从其旁边的铁杆滑下,而包括苏翊鸣在内的顶尖高手,则将自己的身姿成功留影在这一首次出现在坡障比赛中的“中国风”道具上。
“小房子”的下一个赛段上安置有被称为“炮杆”的道具,尽管这种道具在滑雪公园十分常见,但舒尔曼团队仍在其中加入了巧思。
“有一个细节,可能大家从电视上注意不到。当时我问他(舒尔曼),为什么要在‘炮杆’平台下面刻一些弯曲的纹路,他说这是波浪,象征着海洋。所以这个设计其实是参考了山海关老龙头的炮台,道具本身就是大炮,十分形象。”
王世同介绍,在道具区之后的跳台区,塑型团队也保持了“长城”视觉语言的连续性,不管跳台本身形状是鲨鱼鳍还是骆驼背,上面都有城墙砖符号。
舒尔曼带领的这支集合了中外顶尖场地修型专家的团队,并非首次在云顶建造“雪长城”。
“其实在北京冬奥会测试赛的时候,这里的赛道设计已经有了一些长城概念的雏形,但这一次,概念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王世同介绍道。
作为为平昌冬奥会等多项国际大赛执行过场地修型工作的专家,舒尔曼本人为现在这条“完成态”的“雪长城”感到骄傲:“这是我们团队迄今为止最棒的作品。”
( 2022-02-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记者朱超)连日来,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高度评价中国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类团结友爱所展现的大国担当,认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正在兑现举行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的承诺。衷心祝愿各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绽放风采、超越自我、圆梦北京!
赵立坚说,国际社会对北京冬奥会的好评和赞许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国际政要纷纷表示,北京冬奥会将有助于展示人类的韧性、团结和对幸福的追求,是“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生动体现。北京冬奥会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成功开幕,展现出中方强大的组织能力。一些亲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的国际贵宾还为北京冬奥会的精彩盛况点赞,高度评价赛事筹办工作。
他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冬季运动的时代可以划分为北京冬奥会之前和之后,中国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将为冰雪运动开启新时代。联大主席沙希德表示,北京冬奥会将是超越地缘政治,促进全球团结、和平和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机会。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表示,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所有参赛者印象深刻。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中方给予的周到热情接待,使我们深感中国人民的真诚友好。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表示,无论在组织还是竞技方面,北京冬奥会都将是最高水平的体育盛会。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用中阿英三语发布推特,表示北京冬奥会体现了体育的力量,促进了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谊。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表示,疫情期间举办冬奥会是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举办国必须制定令人难以置信的措施,中国做到了。
“现在,在离我们不远的冬奥场馆里,众多冬奥健儿正在同台竞技、奋力拼搏。我们衷心祝愿各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绽放风采、超越自我、圆梦北京!相信未来的比赛会更加精彩纷呈!”赵立坚说。
( 2022-02-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北京延庆2月11日电(记者张骁、马邦杰)中国选手闫文港11日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最后一滑的比赛中奋力一搏,令人惊喜地夺得铜牌。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在冬奥会赛场上获得钢架雪车项目的奖牌。
男子钢架雪车比赛共进行4轮滑行。前3轮结束后,闫文港名列第四,落后俄罗斯奥委会队选手亚历山大·特列季亚科夫0.05秒。他必须要在最后一轮比赛中放手一搏,且不失误,才有机会超越对手,登上领奖台。
倒数第四个出场的闫文港顶住了压力,最后一滑近乎完美,用时1分00秒15,创造了个人本次比赛四次滑行的最好成绩。在所有选手的单轮滑行中,闫文港的这一成绩名列第二,仅次于最后夺冠的德国名将克里斯托弗·格罗特赫尔首轮滑出的1分钟的成绩。
随后出场的特列季亚科夫第四轮滑行出现失误,比闫文港慢了0.27秒。闫文港以领先他0.22秒的成绩确保登上领奖台。
最后两个出场的德国选手发挥稳定,包揽金银牌。其中,格罗特赫尔以4分01秒01的成绩夺得第一。北京冬奥会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至今产生5枚金牌,全部被德国选手囊括。
阿克塞尔·容克以4分01秒67获得银牌。闫文港获得铜牌,成绩是4分01秒77。另一位中国选手殷正以4分02秒13获得第五名。
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上,耿作为中国唯一的男子钢架雪车选手,取得第13名。那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参加冬奥会钢架雪车比赛。
据新华社北京延庆2月11日电(记者马邦杰、张骁)中国选手闫文港11日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最后一滑近乎完美,逆转对手夺得铜牌。他赛后表示,艰苦训练练就的实力,让他相信自己能够登上领奖台。
“我感觉自己是有实力的。最后一趟滑行,我调整了自己。教练也和我讲了一些弯道上需要注意的问题。我感觉自己滑得更加稳定。”闫文港赛后说。
这位天津选手表示,国家和团队的保障,是他取得中国钢架雪车项目历史性突破的先决条件。他说:“感谢国家和团队,投入这么大,解决一系列问题,为我们创造了非常优越的训练条件和训练环境,非常感谢。”
11日晚,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赛道冰温接近零下10度,媒体中心焦灼得像等待高考放榜。很多记者放下了笔记本,视线锁向大屏,等待着一个人。
闫文港赛后说,没去想滑行1分钟后的泪水到底是何种滋味,只想抓住最后的间歇,叮嘱自己不留遗憾。
决赛轮滑行就要开始。这是他第四次、也将是最后一次在北京冬奥会上踏上这条男子钢架雪车的赛道。
一切与平常没有不同:身上没有特别的装饰,只有钢架、中国队战服,以及经典配色的黑白色头盔。
人的一次眨眼会耗时0.2秒。而三滑过后,闫文港与暂列第三的俄罗斯奥委会队名将亚历山大·特列季亚科夫只差0.05秒。
他依旧没有像其他选手那样,通过拍打地面、拍打大腿,或是怒吼为自己鼓劲,只是套上头盔,屈髋、挥臂、推车、起跑、入弯。
出发了。他在冰上5厘米贴地飞行,身下是放手一搏的中国钢架雪车。观众们不想看到任何一次减速,希望闫文港是一颗射出去的子弹。
然而,当选手们顶着4倍于自身的压力,“飞过”赛道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各异的弯道,包括令人如履薄冰的回旋弯时,谁能确保自己永远居于赛道正中,不会触碰到任何一段冰壁?
调整就在毫秒之间,头的轻微摆动可以改变行进方向,肩膀和膝盖向下施压可以控制重心,用脚蹭触赛道是选手们最不愿做、但有时又不得不做的选择。
进入2号弯,出2号弯;进入3号弯,出3号弯……进入回旋弯,完美……就看13号弯出弯!依旧完美,14号弯也没撞墙……冲过奥运五环标志,奔向计时终点……场馆内外沸腾了!
奇迹发生了——铜牌!6年半时间,从零起步的中国男子钢架雪车就站上了冬奥会的领奖台。
其实我更想说,体育运动就是这样,一回生,二回熟!不信你看,上届平昌冬奥会上,中国队的耿还只获得该项目的第13名,这次我们不仅拿到了两个参赛名额,而且闫文港和殷正还分列第三和第五名。无论是从成绩还是参赛人数上来说,中国钢架雪车项目都在这个冬奥周期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这样的历史突破弥足珍贵。
第一回参加奥运会,实际上就是试水并积累经验。前两天雪橇项目比赛时,我国首个登上冬奥会舞台的女雪橇手王沛宣说,比完了自己的女单项目才明白,虽然冬奥会确实是最重要的一项赛事,但你越平静、越冷静,就会做得越好一些。同样有了奥运初体验,双人雪橇项目选手黄叶波和彭俊越也是信心满满,两人相约要一起多参加几届冬奥会,目标是站上最高领奖台。经历过“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反正我相信他们在2026年冬奥会上都会有更为精彩的发挥。
翻看很多运动的历史,不难发现,很多一开始的强队随后逐渐没落。比如第一和第四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冠军乌拉圭队,如今已不再是世界一流强队。同理,很多国家(地区)的选手在新项目上取得成绩后,会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该项目,从而让该国(地区)成为该项目的“新贵”。先有耿在钢架雪车世界杯分站赛上夺冠,后有闫文港取得钢架雪车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相信很快,这个项目在我国将至少不再是所谓“冷门项目”。
一回生,二回熟,奥运奖牌就是这样!就算个人第二次参加冬奥会还没有拿到奖牌,那也不要气馁,第三次、第四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信的话,你看看在本届冬奥会雪橇项目中拿到两枚金牌的德国人路德维希。要知道,他在20多岁的时候甚至连德国国家队都入选不了。再看意大利雪橇选手多米尼克·菲施纳勒,他第三次参加冬奥会,上届以0.002秒的微弱差距与铜牌失之交臂,这次,终于站上男子单人雪橇项目的领奖台。
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凭借这一世界顶级的场地,相信未来四年我国会有更多优秀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选手涌现出来。下届如果再买冬奥吉祥物项目徽章,相信这些项目的周边产品,也将“一徽难求”。
( 2022-02-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赵旭、刘金辉)10日,首次出征冬奥会的中国男子冰球队迎来劲敌美国队,最终以0:8不敌对手。中国男子冰球主教练赞那塔·伊万诺赛后表示,对于中国男冰来说,这场比赛跨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赞那塔表示,美国队首节便“来势汹汹”,攻防转换速度极快,但中国队整场表现积极,直到最后一秒都在拼尽全力攻门。“我为队员们感到骄傲,中国队就应该有这样的精气神”。
赞那塔说,中国男冰首次站上冬奥赛场,最重要的是让更多中国年轻人了解和喜欢冰球,这便是最大的胜利。“冬奥会是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这次参赛不仅是要锻炼和培养未来的悍将,最重要的是让更多这里的年轻人了解冰球,让他们成为冰球迷,希望冰球文化能在中国生根发芽”。
11日上午的北京冬奥会冰壶男子四人赛中,中国队击败丹麦队,终于收获了一场久违的胜利。在此之前,中国冰壶自混双队在2月2日和3日取得两连胜后再没能尝到胜利的滋味。算上9日开赛的男、女四人赛,中国队已经八天、11场比赛没有赢过了。
为中国军团取得“开门红”后,不少人来问中国冰壶队本届冬奥会是否有机会拿奖牌。我心想,如果看过资深冰壶记者写的冰壶项目前瞻,就不会问出这种问题。前瞻中写道:北京冬奥会三块冰壶金牌大概率还是难离欧美劲旅之手,中国队或许有机会在个别场次将强队“拉下马”。
10日的比赛中,先是男队在下午对阵俄罗斯奥委会队时,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衔接出现问题,连续出现几个失误葬送好局;晚上女队与瑞士队比赛的最后一局中,“00后”小队长韩雨又犯了出手违例的低级失误,错失反败为胜的良机。
这几天的混采区,记者们都有些小心翼翼。中国冰壶队年轻队员不少,大家都不忍心看到队员们沮丧、自责的样子,更不忍心看到女队员哽咽。
与失误相比,中国队在赛场上拼搏、友好的精神更让人印象深刻。无论是面对欧美强队时的敢打敢拼,还是输了比赛后向美国混双组合赠送冬奥纪念徽章,都让人难忘。
赛场下,中国队员之间的友谊同样令人动容。混双最后一场比赛失利后,范苏圆在混采区心情失落,凌智一直揉肩安慰队友:“场上两个人就是一个人,她的失误就是我的失误。”
四人赛中,队长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马秀玥表示,作为队长,要对团队负责任,自己会跟每个队员沟通好,做事考虑别人的感受,只有不争、分享,才能让队伍更加团结。
有负责任的队长,队员们自然也会支持、理解。马秀玥在与丹麦队的比赛第九局中出现较大失误,“当时感觉很对不起队友,他们给了我很多鼓励,比如‘这个球没成还有下个球,下个球没成还有下一局,别着急’。”马秀玥说。
中国冰壶男、女队加混双的12名队员中,只有两人参加过平昌冬奥会,国际大赛经验普遍不足。虽然由于疫情防控,观众席上只有一面坐了几百名观众,但他们却是中国队最忠实的支持者。
“之前没感受过,在现场听到大家欢呼感觉特别棒。”马秀玥说。一场冰壶比赛动辄两个小时,无论中国队打出漂亮配合还是出现失误,现场观众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11日的比赛胜利后,男队队员们陆续走过混采区。和过去几场一样,邹强和许静韬仍然是腼腆地背着包,拿着冰刷匆匆走过,王智宇和马秀玥在记者的招呼下停下脚步接受采访。只是这次,他们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